到2015年,機械基礎零部件、關鍵特種材料和基礎制造工藝發展嚴重滯后的局面初步得到改觀,產業規模和自主創新能力取得顯著提升,部分基礎工藝水平達到國際先進,基本能滿足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需求。具體目標為:
1.平均能源消耗降低20%;
2.平均材料消耗降低4%;
3.全員勞動生產效率提高1倍;
4.人員工資提高80~100%。
二五”技術發展趨勢
金屬塑性成形的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、能源、電力、化工及國防工業的各種重大裝備,以及家用電器、電工電器、廚具、辦公用品、電子電器產品之中,隨著用戶行業的迅速發展,零部件企業也朝著新的趨勢發展:
精密化趨勢改變能源消耗高、材料利用率低、環境影響嚴重的弊端,減少廢料生產的“凈成形”技術是今后的發展方向,尤其是冷溫、熱精密成形技術、精密沖裁技術、近零沖壓技術、激光加工技術與裝備的進步將成為精密化的核心。
數字化趨勢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的多樣化,加以機械和控制技術的進步,促使金屬板料無模成形有了新發展。目前典型的板料無模成形方法有旋壓成形、成形錘漸進成形、多點成形和數字化漸進成形。數字化漸進成形技術可以直接應用于汽車工業、航空航天飛行器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制造上。
高效化趨勢在國際鍛壓領域,面對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廉價且豐厚勞動力資源的競爭,近年來發達國家大力發展高效率鍛壓技術,使勞動生產率比中國鍛壓企業高出數十倍,完全彌補了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競爭劣勢。例如:可進行柔性沖壓生產的大型多工位壓力機,代表了當今國際鍛壓技術的最高水平,是目前世界上大型覆蓋件沖壓設備的最高級發展階段,也是車身覆蓋件沖壓成型生產的發展方向。
輕量化趨勢用鋁合金代替鋼質零件是汽車輕量化的重要方向之一,是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。世界各國都把車輛輕量化擺在技術進步的重要位置,確定為技術攻關的主要戰略目標。由于我國汽車鋁合金只有簡單零件實現鍛造生產(年產量約3萬噸),而復雜零件精密鍛造還是空白。國外包括金相轉變誘發塑性鋼、復相鋼、硼合金鋼等薄板鋼材的應用發展很快,在不降低強度的前提下,大大降低了車身重量。總之,中國汽車行業產量巨大,輕量化的提升空間巨大。
低消耗鍛壓行業是材料、能源等各類資源的消耗大戶,亦是污染環境的源頭之一。精密剪切無屑加工、CAD/CAE/CAM一體化技術、制模高速銑制造技術、特種鍛造技術、鑄鍛復合成形、無損檢測技術、激光下板料技術等等,都將有效降低損耗,獲得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。
鍛壓行業“十二五”期間重點攻關和推廣的任務
關鍵產品:超高壓發生裝置系列產品、軌道交通設備產品
關鍵共性技術:大型整體構件近凈成形技術、大型鋁、鎂合金無縫鋼管擠壓工藝技術及自動化基礎裝備制造技術、汽車覆蓋件制造技術、生產自動化技術、高效加熱設備、長壽命模具技術、潤滑技術、大扭矩伺服驅動技術、鍛壓設備節能改造技術、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鍛壓企業的生產全過程,國內模鍛行業需突破的重大裝備:
關鍵材料:非調整質鋼,由于不需要熱處理,每噸鍛件可以節約800度~1000度(kWh)電,應用領域汽車工業和機械行業;適合內高壓的焊接鋼管材料。
重點攻關的工藝:板管材充液成形及智能控制技術、大型薄壁結構件整體化成形技術、大型復雜結構件精密體積成形技術、大型壓力成形設備智能化設計技術、螺旋傘齒輪鍛-磨聯合制造工藝技術、汽車鋁合金精密鍛造技術、高速沖疊鉚工藝、薄銅帶超精軋制工藝、多工位溫鍛工藝技術與自動化生產線、流動控制成形工藝技術、船用曲軸全纖維近凈成形技術、超高速級進沖壓工藝、少無切削制齒工藝、等。
重點推廣的先進工藝:溫、冷鍛模具制造技術、鋁合金精密鍛造技術、流動控制成形技術、鋁合金精密鍛造技術、高效感應電加熱技術、精沖技術、高速沖成形工藝、伺服壓機沖壓成形工藝等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鍛壓行業也會面臨許多挑戰,例如專業化和規模化不足等,我們需要在新的競爭壓力面前,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,更新發展模式和理念,抓住產業調整和發展轉型的機遇,努力完成“十二五”規劃目標。
注重研究材料變形參數,開發使用數字模擬成形模擬技術。
注重行業人才隊伍特別是高素質勞動者的隊伍的建設。
中國鍛壓協會將利用2011年的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及會議這個行業平臺,展示和宣傳適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技術,盡快推動行業的發展,為中國制造業的強大奠定堅實的基礎!
上一篇:
下一篇:鋁合金精密模鍛的方法有哪些?